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技术创新 > 解密生理时钟机制

今年诺贝尔奖生医奖,由美国科学家Michael Rosbash、Jeffrey Hall、Michael Young,因为对生理时钟研究的贡献,一同获得!

每年十月的第一个礼拜,因为诺贝尔奖的关系,每天都像等著看健达出奇蛋里面又掉出什么新玩具。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在开奖前,有人押宝这几年的当红炸子鸡 CRISPR,有人看好锋头如日中天的癌症免疫疗法。星期一大奖一开,奖落三位美国科学家,以肯定他们对生理时钟相关研究的贡献。而且这三位科学家从事的研究对象,是观察小小的果蝇飞飞飞的基础研究。虽出乎众人所料,得奖的这三位桂冠科学家 Michael Rosbash、Jeffrey Hall、Michael Young和果蝇研究,绝对是既实至名归、又众望所归。

虽然自 2013 年开始,这三位诺贝尔奖新得主就在各大奖上榜上有名,但美好的星期一早上那通诺贝尔委员会电话,还是没在算盘内。Rosbash 博士接到电话的时候,才清晨五点,说他当时睡得像猪一样,还以为家里有谁过世了。现职纽约洛克斐勒大学的 Young 博士更可爱,说他惊讶的连鞋子都不会穿了;然后想了想,穿鞋子前要先穿袜子;然后又想了想,发现,阿不对,穿袜前还得先穿裤子才可以啊。

Rosbash、Hall,与 Young 三人,在年轻的时候,抢着想先把调控生理时钟机转的基因给找到。而在比他们更早、更早前,科学家就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如果让老鼠、仓鼠这类夜行动物,在永远的黑暗里自在倘佯着生活,完全不给这些实验动物光照,老鼠、仓鼠的作息还是大抵以 24 小时为周期,误差可能在正负一到两分钟间。这很神奇吧?像是动物体内自有一个小小的时钟,滴答滴答地跟着地球自转周期一起摇摇摆摆旋转似的。于是,动物体内所内建的昼夜节律自此有了名字:拉丁文里的绕着转(circa)和天(dies),两相拼成了“circadian”这个字,也就是大家常常听到的生理时钟(circadian clock)。

在 1970 年代的时候,动物行为(例如累了睡、睡饱了清醒这件事)能否被基因左右,还是个让科学家吵翻天的事。但普遍的共识倒也同意,调控生理时钟的关键不在环境所给予的刺激里,而就在动物个体里。当时,美国加州理工学院Seymour Benzer 实验室的学生 Ron Konopka,利用致突变物诱发果蝇的基因体产生基因突变,然后再筛选哪些果蝇突变株的周期因此发生改变。Konopka当时筛选出三种果蝇品系,一种品系的周期变长(变成 28 小时),一种周期变短(变成 19 小时),另一种的周期则完完全全被打乱。但这三种突变株果蝇的基因突变,后来都被发现座落在同一处基因区块。Benzer、Konopka和其他科学家,把这个管着周期的基因叫做 period。

1984 年时,Hall 和 Rosbash 联手一起成功把 period 基因定序,当年十月将结果发表在《Cell》期刊。两个月后,Young 博士实验室的结果,也刊载于《Nature》上。有趣的是,period 基因所表现出来的蛋白质 PER,大部分都在细胞核内。Hall 和 Rosbash 仔细观察 PER 蛋白质和 mRNA 的表现量,发现其有起有落,周期大概也是 24 小时。后来,能跟 PER 蛋白一起合作、调控生理周期的其他基因、与蛋白质也相继被找到,陆续拼凑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机制。

简单来说,主要的关键角色除了 PER,还有 TIM 蛋白(由基因 timeless 而来)。PER 蛋白跟 TIM 蛋白在白天的时候,会在细胞质内被合成,随着两个蛋白质一直被生成,所形成的 PER-TIM 蛋白复合体浓度在细胞质内逐渐增加,最后会进到细胞核内。当 PER-TIM 蛋白复合体登堂入室到细胞核内之后,会把负责活化它们基因的转录因子 CLK 和 CYC 蛋白从 DNA 上踢掉。CLK 和 CYC 蛋白分别由 clock 和 cycle 基因所编码,也负责起始 PER 跟 TIM 两组 RNA 的转录。因此,当 PER 把 CLK-CYC 复合体从 DNA 上踢掉,也同时关掉了 PER 和 TIM 自身 RNA 的合成,于是,随着转录为 RNA 的量下降,PER 和 TIM 蛋白半衰期时间一到,也是是自有命数地被降解,细胞质内的PER 和 TIM 蛋白浓度也就又回归到基础线了。当 PER 和 TIM 蛋白浓度下降,CLK-CYC 蛋白复合体又可以生龙活虎的重操旧业,开始努力唧唧复唧唧,转录著 PER 和 TIM 的 RNA,于是,细胞质内的 PER 蛋白和 TIM 蛋白浓度,自然又上升拉!于是,许多蛋白彼此之间互相调控,也就周而复始的让生理时钟自有昼夜周期了。

生理时钟重要吗?这个大哉问如今已是毫无置疑。生理时钟不但调控著作息,生理代谢,更对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生物行为与精神心情状态,甚至是肠道内菌丛,都扮演着至关重大的角色。Rosbash、Hall,与 Young 三人的获奖,不仅同时肯定了已过世的Benzer与Konopka 对这领域的贡献,更让这基础研究里无数科学家一起努力的成果,一起被看见!下次长途飞行而受时差之苦,或是熬夜使生理时钟混乱而晕头转向时,或许也能想起,2017 年获奖的这三位诺贝尔桂冠学者穷毕生之力所一手奠基的这领域吧!

参考资料:

最先定序 period 的两篇论文:

Hall 与 Rosbash 实验室:Reddy P, Zehring WA, Wheeler DA, Pirrotta V, Hadfield C, Hall JC, Rosbash M. Molecular analysis of the period locus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transcript involved in biological rhythms. Cell. 1984 Oct;38(3):701-10.

Young 实验室:Bargiello TA, Jackson FR, Young MW. Restoration of circadian behavioural rhythms by gene transfer in Drosophila. Nature. 1984 Dec 20-1985 Jan 2;312(5996):752-4.

最先发现果蝇周期发生改变而将基因定位到同一个基因座的Benzer 实验室:

Konopka RJ, Benzer S. Clock mutants of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71 Sep;68(9):2112-6.

其他资料:

Panda S, Hogenesch JB, Kay SA. Circadian rhythms from flies to human. Nature. 2002 May 16;417(6886):329-35. Review. PMID: 12015613

Ledord H, Callway E. Circadian clocks scoop Nobel prize. Nature. 2017 (550):18.

Turek FW. Circadian clocks: Not your grandfather's clock. Science. 2016 Nov 25;354(6315):992-993. Review. PMID: 27885003

Kolata G. 2017 Nobel Prize in Medicine goes to 3 Americans for body clock studies. The New York Times.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