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室后妃生下孩子后,大多不会亲自哺育,历史学家透露,这是因为当时有“哺乳期妇女不易怀孕”的传闻,为了让她们能继续为皇室开枝散叶,因此特地聘请乳母来哺育皇室子女,但她们的工作不只喂奶那么简单,还必须照顾皇室子女的生活起居,甚至教导他们满语。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毛立平指出,一位皇室子女通常不会只有一名乳母,大部分都是好几人轮流服侍,但皇室挑选乳母的条件非常严格,不仅要乳汁醇厚,还要体貌端正、身体没有异味,最重要的是出身也要过关,必须是内务府旗人妇女才有资格入选。
乳母的工作除了哺乳以外,还得在皇室子女身边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很多乳母是会伴随皇室子女一生的,同时取代他们的原生父母,成为与皇室子女关系最亲近的对象,就连出嫁、娶妻后都还会一直跟着服侍,像是公主们出嫁时,就会待上自己的乳母夫妇一同前往蒙古。
到了乾隆朝的时候,因为满人汉化的程度逐渐加深,皇族出现“满语危机”,为了让皇室子女从小就能在满语的环境下长大、学习母语,于是要求皇室子女的乳母、保母得由会讲满语的旗人妇女来担任,只是当时想要找会讲满语的嬷嬷并不容易。
不过在严苛的条件之下,皇室对于中选乳母的待遇也很好,她们算是嬷嬷的一种,且是当中身份地位最高的,每个月会分发二两钱粮米食,待皇子、公主断奶之后,待遇则和普通嬷嬷中的头领“精奇嬷嬷”相同,虽然比哺乳时少,但薪资、地位仍是所有嬷嬷中比较高的群体。
此外,从康熙朝开始,皇帝就会封赠乳母,给予她们封号以及一系列极好的待遇,比如乾隆就曾赏给乳母房屋一所、银一千两,就连乳母死后,皇帝都会负起责任,抚育顺治、康熙的嬷嬷朴氏,过世后就被康熙葬于皇陵附近,每次去给先帝、太后扫墓时,也会在乳母坟前祭酒。
皇帝对于乳母的子嗣也极其照顾,乾隆就曾调查3名乳母后代的生活情况,除了一名仕途顺遂的后代外,乾隆还帮其中一人还清450两银子的债务,又安排另一人到咸安官官学念书,给予乳母的后代切实的关心和照顾。












